【導讀】電子行業(yè)經常需要測量寬動態(tài)范圍信號,但目前的技術常常難以滿足系統(tǒng)的實際要求。電子秤系統(tǒng)通常采用稱重橋式傳感器,最大滿量程輸出為1 mV至2 mV。這種系統(tǒng)要求分辨率約為1000000:1,折合到2 mV輸入端時,需要高性能、低噪聲、高增益放大器和∑-?調制器。與此類似,醫(yī)療應用中進行化學和血液分析時經常會采用光電二極管傳感器,產生的電流很小,需要精確測量(如圖1所示)。通常采用的是低噪聲跨導放大器,該放大器有多級增益和后處理功能。
圖1. 稱重傳感器和光電二極管應用的輸入
盡管實際傳感器數據通常只占輸入信號范圍的一小部分,但系統(tǒng)往往必須經過專門設計以處理故障情況。因此,寬動態(tài)范圍、高性能(且輸入較小)以及對快速變化信號的迅速響應就成了關鍵要求。有些應用(如振動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)包含交流和直流兩種信息,因此,具備精確監(jiān)控大小兩種信號的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。
要滿足這些要求,需要有靈活的信號調理模塊、低噪聲輸入、較高的增益,還要能夠在不影響性能的前提下動態(tài)改變增益以響應輸入電平變化,同時依然維持寬動態(tài)范圍?,F有的∑-? 技術能夠提供很多應用所需的動態(tài)范圍,但要犧牲更新速率。本文提出了一種替代方法,即結合采用高速逐次逼近型采樣ADC和自動調節(jié)量程的可編程增益放大器(PGA)前端。鑒于增益會根據模擬輸入值自動改變,這種方法采用過采樣將系統(tǒng)的動態(tài)范圍增加至126 dB以上。
技術
在ADC應用中,動態(tài)范圍是指滿量程均方根值與均方根噪聲之比,通常將模擬輸入短接在一起測得。動態(tài)范圍通常以分貝表示 (dBV = 20 × log10 電壓比)表示ADC能夠辨識的信號幅度范圍;動態(tài)范圍為60 dB的ADC可辨識的信號幅度范圍為1000:1。N位ADC的動態(tài)范圍(DR)計算公式如下:
DR = 6.021N + 1.763 dB
∑-? ADC,(如AD7767, 可以通過結合∑-? 調制器和數字后置處理器實現出色的動態(tài)范圍。轉換器之后的數字濾波用于消除帶外量化噪聲,它還可以將數據速率從濾波器輸入端的fMCLK, 降低到數字輸出端的fMCLK/8, fMCLK/16, 或fMCLK/32, 具體取決于所用器件的型號。要提高動態(tài)范圍,可以添加低噪聲PGA,通過調理輸入信號來實現滿量程。系統(tǒng)的本底噪聲主要表現為前端PGA的輸入噪聲,后者取決于增益設置。如果信號太大,就會超出ADC輸入的量程。如果信號太小,就會在轉換器的量化噪聲中丟失。∑-? ADC往往用于需要較低系統(tǒng)更新速率的應用。
對逐次逼近型ADC進行過采樣以提高動態(tài)范圍
提高逐次逼近型ADC動態(tài)范圍的方法之一是實施過采樣,即以遠高于奈奎斯特頻率的速率完成輸入信號的采樣過程。一般說來,采樣頻率每增加一倍,噪聲性能就會提升約3 dB(如圖2所示)。過采樣可通過后處理技術以數字形式完成。有些ADC (如 AD7606, 具有可編程過采樣率,最終用戶可以選擇合適的過采樣率。
圖2. 通過過采樣減少噪聲
PGA功能與過采樣相結合
要實現最大動態(tài)范圍,可以添加前端PGA級,從而提高極小信號輸入的有效信噪比(SNR)。假設系統(tǒng)動態(tài)范圍要求為126 dB以上,首先,計算出最小均方根噪聲,以實現該動態(tài)范圍。例如,3 V的輸入范圍(6 V p-p)具有2.12 V的滿量程均方根值(6/2√2)。最大系統(tǒng)容許噪聲計算公式如下:
126 dB = 20 log (2.12 V/rms noise)
因此 rms 噪聲≈ 1 µV rms.
現在,考慮系統(tǒng)更新速率,系統(tǒng)更新速率決定了過采樣速率和系統(tǒng)所能容許的最大噪聲量(折合到輸入端(RTI))。例如AD7985 16-bit, 2.5-MSPS PulSAR®是一款16位、2.5 MSPS PulSAR® ADC,當該器件運行于600 kSPS(功耗11 mW),過采樣率為72時,輸入信號限制在大約4 kHz帶寬內。噪聲密度(ND)乘以√f即可得出總均方根噪聲,因此,最大容許輸入頻譜噪聲密度(ND)計算公式如下:
1 μV rms = ND × √4 kHz
或, ND = 15.5 nV/√Hz
從RTI系統(tǒng)輸入噪聲的這一品質因數來看,可以選擇適當的儀表放大器來提供足夠的模擬前端增益(與ADC的信噪比相加并具有相關過采樣時),從而實現所需的126 dB。AD7985的典型信噪比值為89 dB,72倍過采樣會進一步將信噪比增加約18 dB(72 接近26,相當于每倍增一次增加3 dB)。要實現126 dB的動態(tài)范圍,還需要再增加20 dB,這可以通過模擬PGA級的增益來提供。儀表放大器必須提供≥20的增益(或至少不能超過15.5 nV/√Hz的噪聲密度指標)。AD8253是很好的選擇,它是一款10 MHz、20 V/µs、G = 1、10、100的1000iCMOS®可編程增益儀表放大器,具有低噪聲、10 nV/√Hz輸入級,增益為100,滿足所需帶寬,如圖3所示。
圖3. AD8253儀表放大器:框圖和噪聲頻譜密度
圖4所示為采用前端PGA增益和ADC過采樣的系統(tǒng)級解決方案。AD8021是一款2.1 nV/√Hz的低噪聲高速放大器,能夠驅動AD7985,還可以偏置或衰減AD8253的輸出。AD8253和AD8021都采用外部共模偏置電壓工作,可共同確保ADC的輸入具有相同的共模電壓。
圖4. 低噪聲寬帶模擬前端.
由于整個系統(tǒng)的噪聲預算為最大15 nV/√Hz折合到輸入端 (RTI),必要計算每個模塊的主要噪聲源,確保不會超過15 nV/√Hz的強制限幅。AD8021折合到輸入端的噪聲值小于3 nV/√Hz,當折合到增益為100的AD8253級的輸入端時可忽略不計。AD7985的額定信噪比為89 dB,采用外部4.5 V基準電壓源,適用的噪聲分辨率小于45 μV rms。假設ADC的奈奎斯特帶寬為300 kHz,在該帶寬范圍內會產生約83 nV/√Hz的噪聲。折合到AD7985輸入端時,其小于1 nV/√Hz的噪聲在系統(tǒng)中可忽略不計,因為其中的RTI噪聲源是用平方和的平方根計算方法相加的。
采用AD8253的另一個好處是具有數字增益控制,可使系統(tǒng)增益進行動態(tài)變化以響應輸入變化。這一功能可通過系統(tǒng)的數字信號處理能力智能化實現。
在該應用中,數字處理的主要功能是利用AD7985 16位轉換結果產生高分辨率輸出。該功能通過自動抽取數據和切換模擬輸入增益實現(具體取決于輸入幅度)。這種過采樣產生的輸出數據速率低于ADC采樣速率,但是動態(tài)范圍大大增加。
要對該應用的數字端進行原型設計,應采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(FPGA)作為數字內核。為了快速調試系統(tǒng),模擬電路和FPGA整合到了一塊電路板上,如圖5所示,采用了 系統(tǒng)演示平臺 (SDP) 連接器標準,可以輕松通過USB連接到PC。SDP結合了可重復使用的硬件和軟件,可以通過最常用的器件接口輕松控制硬件并從中捕捉數據。
圖5. 在包含FPGA、SDP和PC的系統(tǒng)中采用模擬前端(AFE)
基本控制流如下:
● 先上電,然后校零。將AD8253的差分模擬輸入端對地短接,每次增益設置時進行AD7985轉換。存儲ADC值,以供稍后使用。
● 校準完成后,FPGA以預設速率向AD7985發(fā)出一個周期轉換開始信號,本例中約為600 kSPS。每個ADC結果都讀入FPGA,并同時傳遞至抽取和增益模塊。
● 增益模塊檢查當前的ADC結果、之前的ADC結果和當前的增益設置,然后確定對下一次ADC轉換最合適的增益設置。下面將詳細介紹這一過程。
● 抽取模塊處理每個ADC樣本及其當前PGA增益設置,以及之前存儲的校準值。收到72個ADC樣本后,23位輸出結果就是72個樣本的平均值,其中考慮了失調和增益。
● 然后,該23位結果會轉換成二進制補碼,以兼容Blackfin串口(SPORT)的格式從FPGA接收,并由SDP-B硬件捕捉。該過程每隔72個樣本采用新數據字重復進行。
FPGA中采用的兩個主要模塊是抽取器和增益計算器。下面將詳細介紹每個模塊。
抽取器
該模塊具有內部狀態(tài)機,可以管理一些連續(xù)的數據處理步驟:
每個AD7985樣本都歸一化為相同的比例。例如:AD7985輸入4 mV,基準電壓4.5 V,得出代碼(4 mV/4.5 V × 65535) = 58,G = 1。G = 100時,ADC輸入端獲得電壓為400 mV,得出輸出代碼為5825。對模擬前端增益(AFE)為1的ADC樣本而言,當AFE增益為100時,樣本必須乘以100,以抵消比例影響。這樣就能保證這些樣本能夠正確求得平均值且合理抽取,而不受AFE增益設置的影響。
抽取器功能就位后,就可以對模擬輸入進行初始測試。
將輸入短接,系統(tǒng)就能在高增益直流模式下測試(如圖6所示)。
圖6. 輸入短接時的系統(tǒng)高增益直流模式噪聲測試
結果顯示,p-p噪聲為6位,均方根噪聲出色,為0.654 µV rms(0.84 LSB,16位)。2.12 V均方根滿量程范圍時,動態(tài)范圍計算公式如下:
DR = 20 log10(FS/rms noise) = ~130 dB
因此,系統(tǒng)很容易滿足有關噪聲的動態(tài)范圍目標。采用50 mV p-p交流模擬輸入進行測試時,頻域出現重大失真(如圖7所示)。這一特定輸入幅度突出表明了系統(tǒng)的最差情況——即交流輸入幅度略大于增益 為100的模式所處理的范圍,而且系統(tǒng)經常在兩種模式之間切換。選擇增益閾值也會加重這一范圍切換效應問題,詳見下文所述。每個增益模式失調之間的不匹配會以總諧波失真形式顯示出來,因為計算出的輸出碼的跳變幅度為每個范圍中各失調之差。
圖7. 無校準時的最差情況輸入幅度
只要通過校準消除每個增益范圍的零失調,就會明顯減少信號失真。實際上,單憑校準就可以減少約50 dB的諧波,如圖8所示。即使輸入音處于最差情況,諧波也可以減少至–110 dB滿量程水平。
圖8. 無校準時的最差情況輸入幅度
校準后的失調從歸一化的樣本中去除。由于兩種增益設置時都進行了校準,去除的失調取決于ADC采樣時的增益。
經過歸一化和失調校準后的樣本添加至累加器寄存器,累加器寄存器上電時可復位,每次接收72個樣本。72個樣本接收完成且添加至累加器后,總和傳遞至除法器,除法器將累加器中的值除以72,產生一個23位的平均值。此時會設置輸出標志,說明除法完成,新的結果已就緒。
增益設置
該模塊根據當前的增益設置、兩個原始ADC樣本和一些硬編碼閾值來輸出新的增益設置。系統(tǒng)采用四個閾值;這些閾值的選擇對最大限度地增加系統(tǒng)的模擬輸入范圍至關重要,保證G = 100模式用于盡可能多的信號范圍,同時防止超過ADC輸入的量程。注意,該增益模塊的運行基于每個原始ADC結果,而非經過歸一化的數據。記住這一點后,下面將舉例說明可用于此類系統(tǒng)的一些閾值(假設為雙極性系統(tǒng),中量程為0):
T1(正下閾值):+162(高于中量程162個代碼)
T2(負下閾值):-162(低于中量程162個代碼)
T3(正上閾值):+32507(低于正滿量程260個代碼)
T4(負上閾值):–32508(高于負滿量程260個代碼)
處于G = 1模式時,采用內限值T1和T2。當實際ADC結果處于T1和T2之間時,增益切換至G = 100模式。這樣可以確保ADC接收到的模擬輸入電壓盡快最大化。
處于G = 100模式時,采用外限值T3和T4。如果ADC結果預計高于T3或低于T4,增益就會切換至G = 1模式,以防止超出ADC輸入的量程(如圖9所示)。
圖9. 當ADC輸入預計位于閾值限值以外時,從放大器輸入到轉換器輸入的增益減少100(藍線:放大器輸入;紅線:轉換器輸入。)
當處于G = 100模式時,如果算法預測下一個ADC樣本剛好落在外閾值以外(采用非?;镜木€性預測),產生的ADC結果為+32510,增益就會切換到G = 1,下一個ADC輸出結果就不是+32510,而是+325。
在類似的系統(tǒng)中,要想防止震顫(閾值附近快速反復的增益切換), 則須使用遲滯 (100至1和1至100切換電平的分離) 它對確定正確的閾值限值十分重要。在本例采用的實際限值的計算中,設置了明顯的遲滯。如果系統(tǒng)從高增益(G = 100)模式切換到低增益(G = 1)模式,系統(tǒng)的模擬輸入電壓就必須減少約50%才能返回到高增益模式。
整個系統(tǒng)的性能
獲得充分優(yōu)化的增益和抽取算法后,整個系統(tǒng)就準備就緒,可以開始測試。圖10顯示了系統(tǒng)對運行在1 kHz下的–0.5 dBFS大信號輸入音作出的響應。將100的PGA增益考慮在內時,實現的動態(tài)范圍為127 dB。
圖10. 對大量程1 kHz信號的響應
與此類似,當針對圖11中的小信號輸入進行測試,且輸入音在–46.5 dBFS下為70 Hz時,實現的動態(tài)范圍可達129 dB。較小輸入音的性能有望得到提升,因為該測量過程中沒有發(fā)生增益范圍的有源切換。
圖11. 70 Hz時對小量程輸入信號的響應
結束語
系統(tǒng)的性能取決于其能否動態(tài)地切換增益以處理大小兩種信號輸入。∑-?技術能夠提供出色的動態(tài)范圍,而逼近型解決方案則可以根據輸入信號動態(tài)改變前端增益,不會影響系統(tǒng)的性能。小信號和大信號交流和直流輸入都可以實時測量,無需等待系統(tǒng)建立時間,也不會由于延遲增益改變而產生較大的突波。
系統(tǒng)的關鍵是結合ADC過采樣技術與預見性增益設置算法。如何處理輸入信號的壓擺率對于增益算法至關重要。輸入壓擺率較高時,可能需要定制增益設置,以便當信號接近可能超出ADC輸入量程的電平時,快速做出響應。這一要求可以通過縮小閾值來實現,或者用多個樣本取代兩個樣本,通過對輸入信號進行更復雜的預測分析來實現,如本例所述。反之,在輸入壓擺率極低的系統(tǒng)中,可以擴大閾值,從而更好地使用高增益模式,而不會超出ADC輸入量程。
雖然本文介紹的是AD7985 ADC,但所用的技術同樣適用于ADI公司的其他高速轉換器。采用更快的ADC采樣速率后,最終用戶可以將增加的輸入帶寬和更快的輸出數據轉變?yōu)樵黾拥倪^采樣率,從而實現更大的動態(tài)范圍。
如果采用AD8253 VGA的額外增益范圍,而不僅僅是G = 1和G = 100,可以進一步減小增益變化的影響。在本文所述的示例中,增益切換時會產生少量的失真。但是,如果采用G= 10的范圍,對采用額外校準點的三步進增益而言,可能會實現更好的系統(tǒng)THD參數。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