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射頻識別技術軟硬件系統研制
射頻識別(即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,以下簡稱RFID)技術是從九十年代興起的一項自動識別技術。它利用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通信,以達到識別目的并交換數據。與磁卡、IC卡等接觸式識別技術不同,RFID系統的電子標簽和讀寫器之間無須物理接觸就可完成識別,因此它可實現多目標識別、運動...
2009-09-29
射頻識別 RFID 無線射頻 非接觸雙向通信
-
東芝推出MTBF為100K小時LED背景光系統LCD面板
東芝美國電子元件公司(TAEC)推出新的色彩有源矩陣、薄膜晶體管(TFT)LCD模塊,用于具有長壽命、發(fā)光二極管(LED)背景光系統的工業(yè)應用中,平均故障間隔時間(MTBF)為100,000小時(大約11.4年)。由東芝移動顯示器有限公司(TMD)開發(fā)設計的模塊采用最新LED背景光技術,滿足了各種工業(yè)應用要求,如:測...
2009-09-28
LCD 工業(yè)應用 MTBF
-
RAYSPAN 的超材料天線提升NETGEAR終極聯網設備性能
RAYSPAN Corporation近日宣布,提供技術性創(chuàng)新的品牌聯網解決方案全球供應商 NETGEAR(R), Inc.已經將該公司的超材料 (Metamaterial) 天線嵌入到其最新推出的高性能多功能無線路由器 -- RangeMax(TM) 雙頻無線-N 千兆路由器
2009-09-25
千兆路由器 雙頻無線
-
射頻測試的趨勢
本文主要講述通信基數的趨勢和頻譜發(fā)展的趨勢
2009-09-18
頻譜 通信技術 測試
-
國巨推出3216尺寸的高性能陶瓷PIFA天線
國巨公司推出尺寸最小的陶瓷PIFA天線,體積僅為3.2mm x 1.6mm (3216)。采用國巨獨有的電路設計,具備訊號轉換不受環(huán)境干擾的優(yōu)異特性;訊號轉換效率可高達90%,大幅勝出同類PIFA天線,直逼傳統金屬天線效能。由于所需凈空區(qū)極小,鎖定終端產品持續(xù)小型化、多功化的應用趨勢。
2009-09-10
國巨 PIFA天線
-
CM1457:CMD適用于無線手機的低電容EMI濾波器
California Micro Devices 宣布推出適用于手機的 CM1457 系列基于感應器的電磁干擾 (EMI) 濾波器。
2009-08-28
California Micro Devices 手機 顯示器 照相機 CM1457 EMI
-
EPCOS推出小型化藍牙和GPS用2合1濾波器
愛普科斯憑借GPS和藍牙用2合1濾波器正不斷推進連通性應用濾波器的小型化。該元件尺寸僅為2.0 x 1.6 mm2,并且擁有出色的濾波性能。在增加集成度的同時,2合1濾波器還提供雙工功能。同向雙工器將GPS信號與藍牙信號分離,這也是兩個應用使用單一天線時的必要步驟。
2009-08-11
GPS 藍牙 愛普科斯 EPCOS 濾波器 雙工器
-
愛立信競得北電無線業(yè)務 出價達11.3億美元
瑞典電信設備廠商愛立信以11.3億美元成功競購北電網絡的LTE和CDMA資產。這一價格比最初的收購方諾西網絡的出價高出了74%。
2009-07-29
愛立信 北電網絡 無線業(yè)務
-
安防領域RFID技術應用現狀及趨勢
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(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)是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,它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對目標加以識別。它無需直接接觸即可完成信息輸入和處理,且操作方便快捷,能夠廣泛應用于生產、物流、安防、交通和資產管理等需要收集和處理數據的應用領域。
2009-07-29
RFID 安防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 醫(yī)療
- 自主生態(tài)護城河:數字化轉型的可持續(xù)競爭力構建
- 1600W雙路交錯新紀元:無橋圖騰柱TCM_PFC數字電源方案解析
- CITE 2025啟幕在即:頂尖展商集結 見證巔峰時刻
- 相位魔法解碼:真時延技術如何實現毫米級指向精度
- 第18講:SiC MOSFET的動態(tài)特性
- 光與波的博弈:紅外vs雷達人體感應器技術原理與場景適配方案全解析
- 賦能AI與能源及數字化轉型,TDK解決方案亮相慕尼黑上海電子展
- DigiKey 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:見證一場全球技術與本土創(chuàng)新相結合的科技盛宴
- Arm 架構將占據半數 2025 年出貨到頭部云服務提供商的算力
- 金海迪電子攜0.5mm超薄貼片器件亮相深圳電子展 定義新能源磁性元件新標桿
- 粵港澳大灣區(qū)領航全球電子產業(yè)革新 CITE2025啟幕勾勒AI與低空經濟新紀元
- 醫(yī)療設備中的溫度傳感器:精準醫(yī)療的“溫度守護者”
- 車規(guī)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
-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(zhàn)
-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
-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(chuàng)新應用
-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
- Position / Current Sensors - Triaxis Hall